【寻访白云非遗】老广人酷爱的朱仔记烧腊,传统制作工艺竟如此讲究!
在白云区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其中区级项目有郑仙诞等7项,市级项目有舞火龙等5项,省级项目有广式红木宫灯技艺制作等两个项目。
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背后的故事,
你知道吗?
有人遗忘,有人选择默默坚守。
这一次,讲朱仔记烧腊的故事
▽▽▽
“我们朱仔记烧腊已经成功申请了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我就是传承人,目前正在申请市级非遗。”朱仔实业董事长朱岳争告诉记者,朱仔记烧腊继承了传统的制作工艺,但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又根据现代人的饮食习惯进行了创新,让烧腊这项传统手工艺富有生命力,他现年18岁的儿子目前也已经掌握了传统烧腊制作工艺。
说起踏入烧腊制作行业,朱岳争说,这不得不从他的身世说起。朱岳争是人和镇建南村人,家里10个兄弟姐妹,他排行老十,是父母老年得子,他一出生父母几乎就已经到了退休年龄。“我今年43岁,母亲已经90了。”朱岳争说,那时候哥哥姐姐大多已经成家,有自己的家庭要负担,从小学时期开始,如何养活自己就是他需要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。
为了能养活自己,朱岳争小学五年级开始,每天放学后都会在附近的各个饭店、小吃店收集潲水,将潲水拉回家养猪。“现在还记得,13岁那年,就养了几十鸡、几十只鸭和4头猪。这些就是我的学费和生活来源。”朱岳争说,初中二年级那年,他的五哥准备出国,和朋友合伙的一个养鸡场问他愿不愿意接手。“其实我成绩不错,但那时候生存是第一位的,所以不得不选择辍学。那年我只有15岁,拿了家里的宅基地证抵押到了一笔启动资金。”
朱岳争的养殖事业很顺利,很快规模就扩大到了年出栏量30多万只。“我们的鸡主要是出口,先宰杀好再去送货,其中一部分会被退回来。”朱岳争说,这些被退回来的鸡如果直接卖给市场或者餐饮店,只能当做次品处理,会亏本。所以那时候就萌生了做熟食的想法,将其加工成熟食,这样不仅不会亏本,还能赚几块钱。
正当养鸡事业顺风顺水时,新的变故又来了。朱岳争的合伙人在出国的前一天说,公司欠下了几十万的债务,这些债务都是他赌博挪用公款欠下的,需要朱岳争来偿还。当时朱岳争还不到18岁,面临着艰难的选择,或者背负债务继续赌一把,或者抛弃债务从此不再涉足养殖行业。最后,他选择了扛起债务继续奋斗。庆幸的是,仅仅一年的时间,他就还掉了所有的债务,并且还有盈利。“从小养鸡,为我以后做烧腊打下了基础,可以控制我所有烧腊制品的源头品质。”
无债一身轻的朱岳争没有止步于养殖,且在养殖的同时,还承包了当时蚌湖镇的兽医站,为周边农户提供家禽种苗、技术和兽医保障,他最后统一销售,形成了公司+农户+基地的雏形。
“那时候我还在华南农业大学学习兽医和养殖技术,养殖规模越来越大,养了鸡、鸭、鹅和猪,从粗加工到深加工提升产品价值是我当时最大的目标,而广东人最爱吃的烧腊是首选。”朱岳争的父亲就是一名烧腊高手,在父亲手把手的教导下,他很快掌握了烧腊技术。朱岳争并未因此满足,而是希望自己的烧腊在口感上能保留传统又突破传统。
“广式烧腊和港式烧腊制作工艺相同,但是在口感上略有差异,港式的口感偏甜,广式的偏咸,香港是国际化都市,它的口感包容性更强,所以我决定去‘偷师’。”朱岳争放下手上的生意,跑到香港一家知名的烧腊工厂应聘,不仅学习其口感,也学习其如何规模化生产模式。用了两个月时间,他“偷师”成功,并研究出了朱仔记烧腊独特的制作配方。“比起广式传统烧腊,我们的烧腊咸味更少,但又不会甜到腻。”朱岳争说,18岁那年,他有了自己的第一家酒楼,19岁有了第一家茶餐厅,烧腊成为其特色菜,得到了顾客的认可。
目前,朱仔记烧腊已经发展到了有自己的烧腊加工厂。“现在我们的烧腊产品不仅供应酒楼饭店,也供应给一些大企业,另外还有一些通过真空包装的形式发放到各省,目前几乎每个省都有代理商。传统的加工方式已经没有办法满足这么大的需求量。”朱岳争说,他们每天要销售烧鹅、烧鸡各几千只,烧鹅几百只,烧猪几十头,还有烧排骨各种卤味等。
随着规模逐步扩大,朱岳争成立了朱仔实业。在朱仔实业的标准化烧腊生产工厂,烧腊食品已经可以做到批量生产,以满足客户需求量。在产量增加的同时,朱岳争更希望能尽可能地保留传统口感。
据介绍,烧腊制作包括了清洗、腌制、密封、风干、脆皮、烤制等流程,“在我们这里,规模化生产,除了烤制环节不同,其他流程还是保留传统的制作流程,经过很多次实验,才找到最合适的配比。”朱岳争介绍,他们的烧腊产品已经注册了“朱仔记烧腊”这个品牌。
在加工厂,烧腊的制作按照流程分成不同的生产车间,原本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人工,现在一个车间一个人就可以负责一个烤炉或者多个烤炉。“每个烤炉一次性可以烤制几十只烧鸭或者烧鹅,时间只需要10分钟-20分钟不等。”朱岳争告诉笔者,目前他们生产出来的烧腊制品,基本与传统口感一致,唯一缺少的是传统果木烧制时特有的香味。
为了能延续传统,在朱仔实业下属的朱仔农庄,还保留了几个传统的烤炉。“其实真正传统的烧腊,应该是底下挖井,再现场烧制果木制作,烧猪则通过土窑烧制,但是为了保护环境,这种模式现在也不能用了。”
在朱仔农庄,一共有四个结合了传统和现代的烤炉能够保证传统烧腊的口感,保证所有的产品都能现烧现吃。烤炉有不锈钢和陶质的两种,果木也改良成了果木制成的木炭。笔者现场发现,改良后的烤炉外面有温度控制表,厨师可以直接观测里面的温度,下面有个小门可以随时增加木炭,保障出品的成功率。
皮很脆,刚上桌就能闻到烧腊食品特有的香味,肉鲜嫩多汁,在口感上有点甜但又品尝不出甜的味道,这是朱仔记烧腊中的明星产品深井烧鹅的味道。不仅如此,烧鹅的皮下几乎没有脂肪,吃起来不油腻,没有腥膻味。这些烧鹅全部用散养的走地鹅,皮下脂肪少,肉吃起来更鲜甜。据介绍,这道烧鹅在2015年还曾经获得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经营专用品牌表彰。
笔者在朱仔农庄了解到,现场制作的烧腊制品是该农庄最受欢迎的菜品,几乎每桌必点一至两种,这些客人大多都是附近的熟客,从小吃烧腊长大,他们对烧腊食品有着严苛的标准。一位食客告诉笔者,他们来这里吃饭,每次都会点烧腊,吃的就是这口传统的老味道。
朱岳争说,烧腊制作在广东很多人都会,大家的制作流程基本一致,不一样的是每家的配方,这个配方决定了每家烧腊品牌的口感。作为传承人,他会坚持将传统的制作工艺延续下去,在几年前,就已经开始着手将配方传承给下一代。
“我的大儿子读小学就开始学习制作烧腊制品,朱仔记烧腊所有的配方他都已经掌握了,现在他在国外留学。我希望未来他能用学到的新知识,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能再突破创新。”朱岳争说,他的小儿子才9岁,但是周末放假的时间就会在工厂学习烧腊制品酱汁的制作。“现在普通家庭已经不会自己制作烧腊了,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将传统制作工艺保留下来,并赋予它新的生命力。”
新闻优选
文|杨黛清
图|杨凯 石建华
通讯员|朱文
排版|小兰